中国近代亚博买球app工业发展的摇篮——中国钢铁工业的兴衰史
亚博买球app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财道的伟大人生
如果你投票给中国钢铁之都,你会选谁?武汉绝对是顶级城市之一。
武汉三镇地处九省要道,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它们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摇篮。近代,武汉一开港就与钢铁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兴衰。
亚博买球app
武汉是中国钢铁业的“长兴之地”。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汉阳钢铁厂”。 1890年,汉阳铁厂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在湖北龟山脚下开工建设。 1893年9月,汉阳炼铁厂1号高炉投产,日产铁100吨。 “铁厂”7年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全面起步。中国钢铁工业强国的最初梦想从这里开始。
亚博买球app张志东远眺汉阳钢铁厂
随后几十年,清政府、民国政府、日本傀儡政府等先后成立了本溪湖煤铁公司(本钢前身)、鞍山钢铁厂(鞍钢前身)、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西北钢厂(太钢前身)、重钢、唐钢等,但由于连续战争,1949年全国钢铁总产量只有15.8万吨。
新中国建成的第一家钢铁企业是“武汉钢铁公司”。 1955年宝钢湛江钢铁待遇,在苏联的帮助下,武钢开工建设,1958年投产。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钢铁被认为是工业化的前提毛泽东说:“一粮一钢,有了这两样东西,一切都好办。”因此,武钢的建设承载着新中国的“钢铁梦”。 1952年3月,中央财政委员会党组向中央报告,在鞍山、本溪、石景山、大冶四地中,具备建设年产100万吨以上钢厂的条件。钢,新钢将建在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工业基地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该提案很快获得批准,并被列为苏联援助项目之一。 1954年,苏联专家组最终确定了武汉青山的厂址,即武钢。
亚博买球app1958年9月13日,武钢1号高炉生产出第一口铁水,标志着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都诞生了。毛主席亲自视察。此后,四代领导都视察了武钢,武钢是中国钢铁企业中唯一一家,没有其他分公司。</p>
1958年毛主席视察武钢
1958 年 9 月 13 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武钢,看到了高炉的第一口铁风。他的衬衫被汗水打湿了,他的兴趣有增无减!
左起:李毅清(武钢经理)、毛泽东主席、张志忠(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湖北省委书记)、巴杜洛夫(苏专家组组长),左二为李银桥(近卫队),右三为俄语教师陶涵英。
时任武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宁福详细汇报了武钢的基本情况以及一号高炉的结构、产量和性能。
“今天什么时候烧铁?”主席问道。
“下午三点三十分左右。”韩回答。
“你确定吗?”主席又问了一遍。
“百分之九十九肯定,也许百分之一出乎意料。”韩回答。
“好吧,今天看不到,明天再来,明天看不到,以后还会再来,总之看的时候就看到你小屋。”董事长幽默地说。
(原载于《党文学》1994年第4期)
这一天,武汉成为世界的焦点。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何武钢铸铁》的社论,称该事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武钢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地位由此确立。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4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何武钢铸铁》
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武钢建设、鞍钢、本钢改扩建等大型项目陆续启动。包钢、宝钢的钢铁产业格局与攀钢、马钢等小兄弟一起延伸至“改革开放”前至1978年底宝钢开工建设。
武钢的投产,是投身于“大跃进”“炼钢”乱局中的一支重磅正规军。与鞍钢等新建骨干钢厂一道,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 1959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1387万吨,是“一五”前(1952年)的10倍。水平波动很大,直到1978年才超过3000万吨,此后有了长足的进步。
两个绝代风华
武汉钢铁,位于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的钢铁王国,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武钢青山总厂
关键词:毛主席画像
武钢大门前的这尊毛泽东雕像9.高13米,建于1970年,由钢制成。老一辈武钢员工对毛主席的感情深不可测。至今,武钢每月13日发工资,以纪念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亲临武钢视察一号高炉出钢全过程,也将这一天视为工厂武钢庆祝日。
文革结束后,武钢也接到了这样的通知,要求拆除各地的雕像,但武钢员工的特殊感情却让这个命令无法执行,这从武钢员工的表态中可见一斑。对历史的痴迷。然而,如何超越历史的辉煌,一直是武钢人奋斗了50多年的难题。
厂区竖立的毛主席雕像反映了武钢对历史的执着
关键词:一米七项目
1974年,武钢从西德、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开创了我国系统引进国外钢铁技术的先河。
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米七”工程是武钢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970年代初,我国轧钢能力不足,特别是板管不足,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央提出武钢建设“一米七”轧钢厂工程,解决当时钢材品种缺乏、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
“一米七”是指轧机轧辊的有效长度为1700mm,产品钢板最大宽度为1560mm。
1974年9月,全国各地的建设部队齐聚武汉,武钢“一米七”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0年底投产。一米七轧制产品轧机分为板、卷、带三大类。主要品种有汽车板、自行车带、镀锌板、马口铁板、船板、普通板和硅钢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称其为“我国钢铁业的转折点”。
“一米七”生产的钢板
关键词:“质量求效率,质量求发展”
1980年代初,武钢提出“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的口号,颇有成效,成为当时中央树立的积极榜样。
1980年邓小平视察武钢后,武钢被列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
199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回顾武钢1978年至1988年十年取得的成绩,称1982年,武钢年产钢材276万吨,其中2 6.70,000 吨废料。 ,相当于当时一家中型钢厂的产量。 1983年,武钢狠抓“废品减半”,年末减废14万吨,仅此一项就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今年,武钢荣获首届全国质量金奖。
从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武钢的产量、产值和劳动生产率都翻了一番,利税翻了两番。 1990年,由于市场疲软等原因,钢材产量和产值比上年下降约4%,但销售收入仍增长近7%,实现净利润和税金增加1亿元元。
这组照片拍摄于1984年,照片中的人正处于鼎盛时期。你认识任何人吗?
关键词:硅钢
与宝钢合并前,武钢已形成以冷轧硅钢、汽车板、高性能工程结构钢、优质长材为主的一系列优质名牌产品。武钢研究院的产品和技术研发能力长期位居行业前三,专业技术人员十分活跃。被宝钢合并两年后,还有比马还瘦的骆驼。
但像鞍钢的船板、宝钢的汽车板,支撑武钢几十年发展的核心产品是硅钢。 1.7米轧机项目从日本进口硅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于1974年9月7日破土动工,其中热轧机和硅钢厂设备从日本引进,冷轧机和连铸车间设备从日本引进。西德,耗资超过40亿元。
1981年12月12日,一米七轧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一米七轧机的产品分为板、卷、带三大类。主要品种有:汽车板、自行车板、镀锌板、镀锡板、船用板、普通板和硅钢片,改变了我国过去这些钢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硅钢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发电机、电机及家用电器等领域,是电力、机电、军工等行业的核心材料。硅钢产品制造难度大,工艺复杂,被誉为钢铁艺术品。取向硅钢又被称为“工艺品之花”,其生产技术代表了冶金行业的最高水平。因为很多产品变化几乎是不可预知的,所以一线运营商多年来一直将硅钢称为“鬼钢”。也正因为如此,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是高度保密的。早在武钢推出“一米七”时,日本新日铁就在协议文本中要求武钢签署硅钢生产专利保密条款,规定武钢硅钢产品不得出口,技术不得转让。 20 年内泄露。
武钢在硅钢产品上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国家相关战略产业长期被外资垄断企业“卡住”的命运。刚开始时,武钢硅钢年产量仅为7万吨,其中无取向硅钢4.2万吨,取向硅钢2.8万吨。到2005年,武钢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其中取向硅钢12万吨,无取向硅钢28万吨。 (毛炯辉,《武钢冷轧硅钢片制造技术的发展与进步》,2010,行业技术)
关注武钢的股东都知道,硅钢对武钢的利润贡献率一直都在50%以上。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武钢取向硅钢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毛利率仍在50%左右。在其他钢材品种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取向硅钢仍将是武钢盈利的中流砥柱,使武钢抗“寒”能力强于同业。
为了保持优势,武钢的硅钢生产线一直处于最高水平管理,甚至高于军工厂。武钢一直定位为“我国唯一一家能生产取向硅钢和高档无取向硅钢的钢铁企业”。
2009年,武钢硅钢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为世界上能生产取向硅钢的企业只有15家,而能生产高档取向硅钢的企业只有6家,武钢是其中的六分之一。
关键词:财富 500 强
2014年,武钢位列世界500强第310位,世界钢铁企业第8位,中国钢铁企业第4位。这是武钢从高处坠落前的定格照片。
三个计划或市场,这是一个问题
199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投资主体由国有转向企业,钢材逐步实现市场定价。武钢的地位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武钢不是一天毁灭的。
刀哥认为,引导武钢走入歧途的,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命运。武钢的命运从诞生之日就决定了:武钢没有鞍钢百年沧桑的政治稳定,也没有宝钢固有的市场灵魂。
诞生于中国计划经济巅峰时期的武钢,更相信顶层设计而非经济规律。所以它最终会溶解在顶层设计中。
一是过度依赖硅钢的技术垄断
武钢一米七和硅钢产品的推出,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被武钢吃掉了30年。
除了评审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外,钢铁行业知名院士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两个没想到,一个是武钢能够保住取向硅钢30年的技术秘密,还有两个没想到这个技术30年没有大的进步。”
2007年3月,武钢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70亿元。它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三硅钢项目。武钢寄希望于未来硅钢市场的扩大,提出将硅钢年产量提高到200万吨。
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钢铁行业的利润率急剧下降,从2007年的7.26%降至0。武钢人也认为,国家30年前引进的技术可以让武钢渡过任何难关。
“一种吃法,吃遍世界”。但这个“一招”30年后还能“新鲜”多少年?对硅钢盈利能力的过度依赖,以及对技术和市场的盲目乐观和信心,使武钢在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过程中始终没有进步,落后同行一步,落后市场半步。
除了硅钢,武钢在集装箱、船舶、桥梁、铁路等用钢方面一直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影响力,如果新生产线早点上线,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但是,由于设备日益落后,武钢在这些领域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
2005年以后,宝钢、鞍钢、首钢的装备升级改造陆续到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这些企业先后攻克了取向硅钢的技术和市场堡垒,导致武钢硅钢产品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人才逐渐被引进。挖走。此时,武钢冷轧、中厚板等新设备到货较晚。不幸的是,此时这些产品的市场已接近饱和。 4万亿助推器后,钢铁行情转冷,武钢迎钢铁行业寒冬。
二是过度相信国企兼并扩张
2004年12月至2015年6月,武钢走上了十年规模化扩张之路。
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各大钢铁企业开始寻找优质资产进行并购。宝钢收购八一钢铁、韶钢;鞍钢收购攀钢、攀钢;钢铁、青钢、日照等合并组建山东钢铁集团;河北合并唐钢、宣钢、承钢、邯钢组成河钢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
武钢为了不被兼并,选择利用央企优势扩大规模。 “第一把火”是重组省属企业爱钢。但合并后,爱钢股份的生产经营并没有起色,一路亏损。 2014年下半年,埃钢股份退出武钢上市平台。
2005年底,武钢重组广西省企业柳钢,半年后兼并云南省企业昆钢。 2008年,武钢产能从900万吨增加到近4000万吨。
2015年9月8日晚,刘刚因利益分配不均退出,这场互不相容的跨地域“联姻”也没有逃过“七年之痒”。
p>
体制机制没有变化,只是做资产组合和管理嫁接,导致水土不服,文化冲突,事半功倍,甚至拖累了主体。事后看来,不仅武钢,宝钢、鞍钢、鹤钢、山钢的并购重组也算不上成功。
第三个是空的顶层设计但无法操作
防城港项目是压垮骆驼的另一根稻草。
防城港钢铁基地规划选址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南部七沙临海工业园区。该项目投资639.9亿元,按1000万吨钢规模规划。原本武钢集团搬迁到沿海,是面向华南经济发达省份和东南亚市场的一步,可以大大降低铁矿石的运输成本。
然而,武钢集团决定建设防城港钢铁项目近13年来,项目建设的曲折从未间断。
2015年底,广西国资委宣布退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此后防城港项目被武钢集团接管,柳钢、广西国资委、防城港项目不再与之关联。
当时,这家合资企业是广西国资委以柳钢20%的资产和武钢集团防城港项目80%的股权设立的。因此,武钢集团建设的防城港钢铁项目成为了一个单一的项目。国有资产的嚣张,给武钢人上了一堂政治经济学的课。
2016年11月,防城港项目仍在生产中,设备正在调整中。
相比之下,宝钢湛江项目与武钢防城港项目几乎同时开工。
宝钢湛江项目总投资约540亿元。通过模拟运行,湛江项目投产后,前三年可满足现金流,第三年可实现盈利。吨钢利润达到甚至超过宝钢现有同类产品。
2016年7月16日,宝钢湛江钢铁2号高炉成功点火并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湛江钢铁一期工程竣工,年产900万只吨钢,打造国产高炉最快建设速度。
而武钢此时已经处于危急关头。这个国企的庞然大物,从新中国的英雄,到1980、1990年代的辉煌,到此时财务几近破产,时代和政策几经变迁,命运多舛。结果,几代人都被改写了。
想象一下,如果武钢在产线布局上提前三年转型,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提前几年到位宝钢湛江钢铁待遇,在并购重组和战略投资上做出更加审慎果断的决策,2016年或许还能挺过。严冬,2017年钢材市场迎来全面复苏?
四死?还是重生?
2012年行业进入冰点期,武钢集团亏损大幅攀升。 2012年至2015年四年,武钢集团净亏损12.69亿元、15.49亿元、84.32亿元、114.14 亿元。元。
主营业务不盈利,武钢的对策之一是发展非钢产业。为此宝钢湛江钢铁待遇,我们先后试水金融投资、建设、天然气、物流、餐饮等,也有被社会误解的“390亿元养猪”,也有300名员工变身保安的消息。
武钢曾宣称,到“十二五”末,非钢铁行业收入将超过1100亿元,占集团收入的30%。那么,非钢行业能否拯救武钢?不少学者认为,武钢发展非钢产业是无奈之举。受其管理模式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前,大多依靠对主业的补贴维持,发展壮大困难重重。
事实上,宝钢是中国最好的非钢铁行业,其主要收入也来自金融、电子商务、软件、房地产等配套行业。所谓的非钢铁产业,现在看来只是1990年代后期人员分流的翻版。
在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武钢排名第500位宝钢湛江钢铁待遇,较上年下降190位。钢铁行业形势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至此,所有道路都被封锁宝钢湛江钢铁待遇,武钢只能等待被合并整合的命运。
* 别问我为什么前面说武钢2015年亏损114.14亿。上表中武钢盈利0.55亿美元2015年,一家为集团公司,一家为子公司。上市公司,蓝筹股就是这么反复无常,你懂的。
2016年9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了武钢与宝钢联合重组的申请。宝钢武钢两大巨头的重组,当然产生了“巨无霸”!从规模上看,宝武集团的综合产量仅次于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位居世界第二。下表为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钢铁企业排名。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一轮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下,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为目的,宝钢武钢.,这两家都是中央企业,将起到示范作用。堪称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
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通过资产重组、资产置换、无偿转让等方式,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资源。
这意味着宝钢与武钢的合并,不再是以往对资产组合和经营权的重新分配,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兼并重组模式。这也意味着武钢有可能逐渐脱离钢铁主业。
不难想象,没有钢的武钢,没有钢的武汉会怎样?
2016年底,总投资1600亿元的国家级存储基地在武汉中国光谷开工建设,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发表长篇专题文章“来自”钢铁产”到“含硅”——从汉阳,铁厂到武钢27公里;武钢到左岭20公里。两架甲子时空穿梭,从“产钢”到“含硅”,武汉再一次站在国家制高点,实现了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的“惊人飞跃”。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毛主席的雕像和他诞生的高炉是否还屹立在武钢,2018年后的武汉都将逐渐远离钢铁。
五件武钢大事记
· 1955 年开始建设。
· 1958年,毛泽东主席登上一号高炉看台观看一号高炉生产的第一批铁水。建成投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钢铁企业。当年全国钢铁产量800万吨,武钢新增钢铁产量150万吨。
· 1972年,国家批准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日本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在武钢建设。
· 1978年,武钢钢铁产量突破“双200万吨”。
· 1980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武钢。武钢被列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
· 1983年,武钢钢铁产量突破“双300万吨”。
·1985年,武汉冶金系统11家厂矿并入武钢
· 1986年,武钢钢铁产量突破“双400万吨”。
· 1989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武钢。
· 1991年,武钢晋升为国家一流企业。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alled for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Wu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in taking the "quality and benefit-orient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ath.
· In 1993, Comrade Hu Jintao inspected WISCO.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WISCO's iron and steel production exceeded "double 5 million" tons.
· In 1994, WISCO became the first super-large enterprise in China to pass the ISO9002 standard certification. WISCO ranks fourth among China's top 100 large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enterprises.
· In 1997, WISCO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National Advanced Enterprise of Quality and Benefit". WISCO's iron and steel production exceeded "double 6 million" tons
· In 1999, WISCO was listed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 In 2001,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was established.
· In 2003, WISCO's steel production exceeded "double 8 million" tons.
· In 2005,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inspected WISCO. Wuhan Iron and Steel realized the joint reorganization with Egang and Liugang.
· In 2008, the profit margin of the steel industry showed a cliff-like decline, from 7.26% in 2007 to 0.
· In 2010, Wuhan Iron & Steel Co., Ltd. was rated as one of the top 100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10, ranking 57th.
· In 2014, WISCO ranked 310th in the Fortune Global 500.
· In 2015, the cumulative output of WISCO exceeded 300 million tons. The main iron and steel business of WISCO will reduce the volume in due course and transform into a competition based on qua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Ranked 500th in the Fortune Global 500
· In 2016, Wuhan Iron and Steel spent the most difficult first half of the year and successfully turned losses into profits.
亚博买球app· On September 21, 2016, Baosteel and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nalized the framework of the plan for the merger through share swap and absorption.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ne of the earliest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has become history.
同类文章排行
- 银合欢和金合欢很亚博买
- 南阳市委书亚博买球app记
- 软文营销:3种造势亚博买
- 亚博买球app:CCTV13在线直播
- 湖南电力管M亚博买球app
- 山亚博买球app东武城辣椒
- 亚博买球app:影帝杰夫布里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瑶族亚
- 亚博买球app:3换1,3换2火箭
- 填补宁亚博买球app夏新能